Outdoor Exhibition

户外展览

博物馆在前后院展出塔、佛像、碑石、 石槽等许多石刻文物。
SCROLL
부여석조 이미지扶餘石槽Buyeoseokjo(Stone lotus bowl of Buyeo)
  • 指定类别宝物194号
  • 原位置扶余官北里据推测为王宫的遗址

石槽是将长方形或圆形的石头内部挖空,放在寺院等处用来储水的石质器物。此石槽被认定为扶余石槽,其原来所在之处据推测为百济的王宫遗址,从器物所展现出的百济人审美意识及雕造技 法来看,为百济王宫所用之物的可能性极高。同时,石槽表面所刻的文字内容与扶余定林寺遗址石塔1层塔身上所刻的

당유인원기공비 이미지唐劉仁願紀功碑Dangyuinwongigongbi(Monument to Liujen-yuan)
  • 指定类别宝物21号
  • 原位置扶餘 扶蘇山

碑石原位于扶苏山半山腰,碑文记述了唐朝将领刘仁愿的生平。刘仁愿曾参与公元660年新罗和唐朝联军进攻百济的战争。记述刘仁愿生平的碑身和刻有6条龙的螭首由一块整石制成,是典型的唐朝石碑。碑座推测为单独制作,但已无处可寻。碑文虽以记述刘仁愿的生平为主,但其中还包含有义慈王和太子、大臣700余人被押送至唐朝的史实及复兴运动的情况,还有对战后变为废墟的百济

승탑 부도 이미지승탑 부도(僧塔)란?

僧塔与供奉佛祖真身舍利的佛塔不同,是供奉僧侣的舍利或遗骨的石质建筑。Stupa意为塔,音译为浮屠,因此僧塔也被称作浮屠。9世纪以后,随着重视师承渊源的禅宗的传入及播散,僧塔建筑开始流行。早期的僧塔由塔基、塔身、相轮部构成,各构件为八角形,即所谓的八角圆堂形塔。高丽时代以后,除了这种八角圆堂形以外,还修建了圆球形、方形、

박물관석조여래입상 이미지博物馆石造如来立像Bangmulgwanseokjoyeoraeipsang(Standing stone buddha statue)
  • 指定类别忠清南道指定文化财资料第 106号
  • 原位置扶余东南里前天王寺址附近

这是1933年于扶余郡扶余邑锦城山一处被称为天王寺的寺院遗址附近发现的一尊石佛像。佛像的面孔较大,较为丰满,佛身部分雕凿简单,尤其是身体和头部的宽度几乎相等,为石柱形态。这种石柱形石佛和论山灌烛寺石菩萨立像、唐津安国寺遗址石佛立像、益山古都里石佛立像等一样,在高丽前期的忠

오층석탑 이미지五层石塔Dongnam-ri seoktap(Stone pagoda in Dongnam-ri)
  • 指定类别忠清南道指定文化财资料第 104号
  • 原位置扶余石木里寺址

石塔是石造塔婆的缩略语,塔婆是安置 佛祖遗骨(真身舍利)的坟墓。此石塔 由扶余石木里Nonjeol村的一处寺院遗址 中移来此地。该塔为5层石塔,2段式塔 基,上有5层塔身。现在塔基的一部分 和4层塔身已寻不见。东南里石塔由2层 塔基和多层塔身构成,继承了统一新罗 时期的石塔风格,其较为纤细瘦高的造

보광사대보광선사비 이미지普光寺大普光禅寺碑Bogwangsadaebogwagseonsabi(Stele to Nation Preceptor Wonmyeong of Bogwang-sa Temple)
  • 指定类别宝物第107号
  • 原位置扶余林川面加神里普光寺址

碑石原本位于扶余郡林川面圣住山普光寺遗址中,碑文记述了主持普光寺重建的圆明国师冲鉴(1275-1339年)的生平及重建普光寺的过程。冲鉴出身于禅源寺,是一位曾去元朝留学过的著名僧侣。据说其晚年(1336年)离开开京进入普光寺之后对普光寺进行了大规模重建。据说碑文由当时以文章闻名的元朝人危素草拟,元朝人杨池和周伯琦分别书写了碑文和篆额(用篆书体所写的碑名)。但随着岁月的流逝,碑文字体已

동사리석탑 이미지东寺里石塔Dongsariseotap(Stone pagoda in Dongsa-ri)
  • 指定类别忠清南道指定文化财资料第 121号
  • 原位置扶余世道面东寺里

石塔原本位于扶余郡世道面东寺里,1971年移至扶余邑双北里,1993年又移至博物馆。石塔的结构为2层塔基上堆砌5层塔身。下层塔基的四个面分别刻着3个眼像为装饰。上层塔基盖石(上层塔基甲石)上面有刻着莲花纹的塔身底座,四角有突起的花饰。与塔身1层相比,从塔身2层起突然变小。塔身1层上有四方形龛,这是为安置佛像等而刻的神龛的一种。从石塔的莲花纹塔身底座、塔身2层以上突然变小、塔身上所刻的神龛等方面来看,该塔具有高丽时代石塔的特

성주사지 출토 비머리 이미지圣住寺址出土的碑头(螭首)Monument Top Stone
  • 原位置忠清南道保宁市圣住面圣住里圣 住寺址

碑石的头部刻着龙,被称作螭首。这种形态的螭首在中国确立于唐朝,韩国受此影响,于新罗统一之后制作由龟趺、碑身石、螭首构成的碑石,韩国的螭首一般与碑身分开制作,中国的螭首和碑身合为一体,这是其特征。该碑首发现于九山禅门之一的保宁圣住寺遗址中,其特别之处是蟠龙雕刻成互相缠绕的样子,写着碑石名的题额为圆形,形态很特殊。圣住寺遗址中有888年圆寂的无染碑石,螭首的构成和题额已变形,据推

비석받침 이미지龟趺Tortoise-Shaped Monument Stele Base
  • 原位置保宁市圣住面圣住里圣住寺址

龟趺是指受中国唐朝影响而制作的龟状碑石底座。太宗武烈王陵碑等早期碑石的龟趺为典型的龟头,但自9世纪中叶以后变为龙头。此龟趺据推测与保宁圣住寺遗址出土的碑首为一套,虽然头部与碑身的一部分不见了,但腿和背部雕刻的非常逼真,是一件优秀的石刻作品。

상단으로 이동